血液透析中心设备所需要的物联网应用发表时间:2021-03-19 15:48 独立血液透析中心走向社区 2016年,国家卫健委在《血液透析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(试行)》的文件中明确鼓励独立血液透析中心向连锁化、集团化发展,建立规范化、标准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,这意味着血透中心可在与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上往商业化发展,将大大推动其发展速度来满足市场需求。 (图片来自网络) 远程化灵活性监护趋势 在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标准方面,卫健委2020年发出的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》以及《修订说明》中分别规定,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10台以上血液透析机,且在这数量的基础上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;每增加10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1名执业医师,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0.4名护士;另有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(2020年)》中规定每个透析班次至少2名执业医师在岗,每位医师管理病情稳定的维持性透析患者每班次不超过30例。即,每位护士同时监护至少2-3名患者,每位医师同时管理5-30人不等。 再者,患者在血透过程中所需监护的指标数据丰富,包括实时血压、血流量、透析液温度和浓度、尿素清除指数、透析剩余时间等,医师和护士不仅需要对病患的身体体征做好及时的巡查,同时也需兼顾设备调节和透析中心排班节奏的时间把控。因此远程化灵活性监护模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减少繁琐的工作流程,提高看护效率,以及提升病患的就诊体验。 (图片来自网络) 现有的血液净化设备已多有配备外部数据接口,可通过LAN口连接至中心电脑端,将各类数据传输至透析治疗数据管理系统,并同时对接HIS、EMR、值班大厅的叫号系统等,并且护士可通过iPAD等移动终端进行巡查工作。然而,却很少有血透设备已经实现了无线联网的功能。 (图片来自网络) 设备的无线化连接 满足具有应急能力的布局升级 由于疫情的爆发,卫健委在《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2020修订说明》中针对传染病风险的防范问题,对透析中心的布局进行了重新划分,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又区分了清洁区域、潜在感染风险区域和污染区域,提高应急防范和处理能力。因此,基于将来血透中心将从综合医院走向社区的分级诊疗趋势,以及为防范传染性疾病集中爆发的分区域规划,医疗设备的无线化联网可以更灵活机动地配合旧区域升级改造,简化新机构的网络布局建设,满足设备调配、转运、户外应急等各场景中实时监护和信息一体化建设需求。 (图片来自网络) 自连提供多类产品阶段的物联网解决方案。现存通过有线网口连接网络的血液净化设备可通过使用自连ALXB10/B15系列产品,无需改造任何设备的内外部结构,即可实现无线联网功能,适用于无论是静态还是转运、急救场景中设备保持联网的需求;为了一站式满足将来产品无线连接的升级,则可选用自连ALX8系列嵌入式Wi-Fi模组。 (自连血液净化设备物联网产品方案)
更多产品详情请联系自连团队。 |